我国北方近十年不见的沙尘暴因何而来

科普资讯 4年前 (2021) aysz01
0

中国科普网讯(记者胡利娟)10年来,长期肆虐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天气得到很大缓解,沙尘天气发生频率和强度都处于近50年来的较低水平,尤其是今年3月中旬以前一直没有发生大范围的沙尘天气,让人们觉得沙尘暴已离我们远去。

然而今天,大家震惊了,一夜醒来,突然发现北京的天儿变“黄”了!

这是今春我国北方地区首次发生大范围沙尘暴天气,也是京津冀地区首次遭受严重沙尘影响。3月15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此次沙尘天气主要起源于蒙古国。

中央气象台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受冷空气大风影响,预计3月15日08时至16日08时,新疆南疆盆地和东部、内蒙古、黑龙江西南部、吉林西部、辽宁西部、甘肃、宁夏、陕西北部、山西、河北、北京、天津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其中,甘肃河西、河北中北部、北京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沙尘暴,内蒙古西部、宁夏北部、陕西北部、山西北部等地局部有强沙尘暴。

那么,什么是沙尘天气?形成条件又有哪些近年来我国沙尘天气趋势如何?

作为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沙尘天气是指风将地面尘土、沙粒卷入空中,使空气混浊的一种天气现象的统称。根据《沙尘暴天气等级》,沙尘天气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强沙尘暴和特强沙尘暴5类。一般沙尘形成,需要沙尘源、大风和不稳定的大气层结状态三个基本条件。

根据春季沙尘天气趋势预测综合意见显示,预计今春我国北方地区沙尘过程次数为6—9次,较常年同期(17次)明显偏少,接近2020年同期(7次),其中,沙尘暴和强沙尘暴过程1—3次,沙尘强度总体偏弱。北方地区平均沙尘天气日数为3—5天,较常年同期(8.2天)明显偏少,较2020年同期(5.3天)也偏少。

“3-5月是我国沙尘暴灾害多发期。”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但天气现象影响因子多,趋势预测难度大,偶发气候现象时有发生。如近期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回升较快,土壤干燥疏松,主要沙尘源区地表植被还未返青,在较强冷空气条件下就极易发生沙尘天气。

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荒漠化监测中心卫星影像和地面监测信息综合评估显示14日上午,蒙古国西南部发生沙尘暴天气,沙尘随气流向南移动,于14日傍晚,在蒙古国与内蒙古中西部交界处入境。内蒙古巴彦淖尔、二连浩特、包头等地相继发生沙尘暴,能见度低于1000米,PM10指数超过500微克/立方米,西北风6—8级,空气质量等级均为严重污染。15日凌晨,沙尘开始影响京津冀地区,北京受上游沙尘传输叠加大风扬沙作用影响,PM10浓度明显上升,PM10指数达到了2153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为严重污染。

目前,沙尘还在继续向东南移动,将陆续影响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等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称,本次沙尘天气主要影响新疆、青海、内蒙古、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13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61个县(市、区、旗),人口约1.2亿人,受影响土地面积约172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约1251万公顷,林地约1649万公顷,草地约6934万公顷。

针对此次沙尘暴天气,专家提醒:老人儿童及患有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人群,尽量不要到室外活动。公众外出时请佩戴口罩、纱巾等防尘用品,外出归来应清洗面部和鼻腔。

同时,天干物燥,请注意防风防火做好室外搭建物和广告牌加固、户外高空作业注意安全防护等。

版权声明:aysz01 发表于 2021-03-15 17:07:00。
转载请注明:我国北方近十年不见的沙尘暴因何而来 | 科普百科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